中国体育教练员

竞技论坛

  • 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进校园的三重意境

    钟秉枢;

    退役运动员进校园不仅仅是简单的岗位安置,更是体教融合过程中教育生态与体育生态系统性重构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学校体育人才流动的“任督二脉”,每位退役运动员都能在校园找到新的赛场,每所学校都成为孕育体育精神的沃土。这种双向赋能不仅是学校体育发展改革的需求,也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转型的需求,更是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需求。因此,须完善相关政策并持续推进落实。

    2025年01期 v.33;No.12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 运动员长期发展规划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启示

    柳鸣毅;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追溯运动员长期发展规划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剖析其理论内涵,并从培养目标、主体、效率与机制等4个方面,审视我国运动员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困境。基于青少年发展特征、运动员成长规律、环境因素及职业需求等现实考量,提出创新政策体系,构建涵盖体育启蒙、专业训练、退役转型及终身体育的全周期发展模式。

    2025年01期 v.33;No.128 8-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 教练员培养国际标准的制定逻辑、内容要点与质量保障

    仲伟骄;石磊;许志娟;姜志远;冯芝丽;

    运用文献资料和文本分析法,探讨《国际体育教练学士学位标准》的制定逻辑、内容要点和质量保障。认为:其从评估职业价值、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培养模式、扩大参与群体、应对发展难题和规范制定程序等6个角度阐述了制定逻辑,旨在获得国际认同;从搭建知识框架、安排学习负荷、规范专业实习和认证职业资格等4个方面规定核心指标,推求国际标准;通过评估培养质量、提升培养资质和引导持续改进等3种方法保障培养质量,追求国际领先。

    2025年01期 v.33;No.12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封面人物

  • 锚定目标,淬炼突破——记中国拳击队中方教练组组长赵勇

    万懿萱;

    <正>2024年8月11日,随着女子75 kg级决赛的最后一声铃响,中国拳击队以3金2银的成绩完美收官。吴愉斩获女子50 kg级冠军,常园摘得女子54 kg级金牌,李倩勇夺女子75 kg级冠军,杨柳与杨文璐分获女子66 kg级和女子60 kg级亚军。自2012年女子拳击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至2024年,中国拳击队共收获7枚奥运奖牌,却始终未能突破金牌瓶颈。

    2025年01期 v.33;No.12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前沿聚焦

  • 精英运动员训练:耐力运动50年实践与思考

    陈一丁;王颢霖;郭成根;JOYNER M J;

    <正>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提升需要在技术创新、生理适应与心理韧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此外,学术研究与教练员的深度协作也至关重要,应以实践需求为导向,推动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训练与竞技。本文基于过去50年运动员、科研人员及体育顾问的多重实践经验,系统梳理训练方法与科学研究的互动关系,分析精英运动员的成长路径与训练模式演变,揭示影响其竞技表现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训练体系,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2025年01期 v.33;No.12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 呼吸肌训练在耐力运动中的应用

    郑航;KOWALSKI T ;GRANDA D ;KLUSIEWICZ A;

    <正>呼吸肌功能对提升耐力表现至关重要,而专项训练并不能有效改善其功能,因此需进行专门的呼吸肌训练(re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RMT)。尽管早期研究已证实RMT能增强呼吸肌力量与耐力,但关于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然而,最新的一项综述支持RMT能提高运动表现、增强呼吸肌耐力与力量、减少运动过程中的疲劳感。考虑到RMT拥有诸多潜在的益处但其普及度却不高,本文旨在为教练员提供关于如何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目标选择合适RMT方法的指导。

    2025年01期 v.33;No.12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训练探索

  • 优秀铁饼运动员冯彬备战巴黎奥运会关键技术训练程序设计与实践

    石磊;李维宾;冯彬;徐春霞;

    采用逻辑分析、程序设计等研究方法,对优秀铁饼女运动员冯彬投掷关键技术进行训练程序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程序训练后平均成绩提高了2.9 m,技术优化效果明显;程序训练后成绩平均波动幅度降低1.22%,参赛成绩稳中提升;程序训练后成绩波幅减少3.30个百分点,成绩波幅趋于稳定。建议:技术训练继续灵活运用程序训练方法,稳定关键技术,提高成绩输出,坚定参赛自信,为备战参赛奠定理论基础与实战指导。

    2025年01期 v.33;No.128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 智能科技在空手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探析

    赵凯旋;庞俊鹏;宗苹;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系统回顾空手道技术特征与传统训练方法,剖析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探讨智能科技在空手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智能科技在提升训练效能、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实时监测与反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阿里云在奥运会中的应用为例,智能科技在竞技数据分析、个性化训练方案制定和虚拟现实辅助训练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智能科技的应用仍面临实施成本、教育工作者接受度和数据安全等挑战。智能科技在空手道教学与训练中的未来发展需加强跨学科合作,持续技术创新,并在实践中评估其长期效果。

    2025年01期 v.33;No.12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 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优化策略

    韩友亮;耿文光;

    核心力量训练不仅能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还能预防运动损伤。为探索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优化策略,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现状,进而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提高体操运动员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动作控制能力。

    2025年01期 v.33;No.128 33-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困境与破解策略

    甘志平;

    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近30年一线执教实践,探讨中国篮球竞技实力下滑的原因,认为中国篮球发展存在的主要短板有缺乏战略规划、缺乏全球开放且充分竞争的篮球职业联赛、缺乏完善的教练员培养机制、缺乏相应的教育制度、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及缺乏高质量的青训,并提出相应对策:建立充分竞争的职业篮球联赛和系统化的教练员晋升与培训体系,加强青训体系建设,创新青训理念,注重篮球天赋型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等。

    2025年01期 v.33;No.128 35-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 太极拳习练中呼吸的作用及其表现

    陈蓓;王松;

    采用文献综述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呼吸在太极拳习练中的作用及其表现,重点分析呼吸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其独特的呼吸方法具备强身、健体与养生的功能。研究表明,呼吸的深度调节和技巧对太极拳的动作节奏、协调性及内劲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腹式呼吸,能通过降低呼吸着力点稳定身体重心,促进气沉丹田,增强内劲,从而提高动作的动能输出。建议:在太极拳推广中应注重呼吸技法的普及,以提升习练者的身心健康和运动表现。

    2025年01期 v.33;No.128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基层撷英

  • 逐梦车轮不停歇——访上海市闵行区少体校自行车教练员唐缨红

    程小鑫;

    <正>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闵行区少体校的训练房内,十几台训练车整齐排列,飞轮旋转发出低沉而紧凑的嗡鸣声,宛如一场永不停止的追逐赛。空气中弥漫着汗水蒸腾的气息,心率监测仪的提示音与教练低声细语的叮嘱交织成独特的训练乐章。在这有限的空间内,每一寸肌肉的力量,每一次踏频的精准,都在悄然塑造着赛场上的爆发力与耐力。唐缨红教练静立一旁,目光专注而锐利,观察着运动员们每一次细微的动作变化。

    2025年01期 v.33;No.12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运动竞赛

  • 巴黎奥运会3人制男篮球队攻防能力分析

    高晨曦;伊超;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秩和比法等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3人制男篮球队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攻方面,中国队表现为C级,排名第6,进攻不均衡;在防守方面,中国队同样为C级,场均失分为所有球队最多,但犯规控制较好;综合攻防能力方面,中国队属于攻守兼备的C级球队。提出我国3人制男篮未来发展路径:完善校园层级赛事体系,重视教体部门联合办赛;普及3人篮球知识,突破传统与现代认知边界;培养3人篮球人才,完善配套设施。

    2025年01期 v.33;No.128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 202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西班牙队进球特征

    薛鑫宇;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探究202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西班牙队的进球规律和特征,为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参考。发现:在西班牙队的15粒进球中,运动战进球是主要进球方式且大多发生在禁区内,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第46~60 min进球最多;脚内侧射门进球10粒,脚背正面射门最少,11粒进球的传球次数在5次以内;进球位置集中在球门下方左右角,占比63.3%。这些特征为其他足球队进攻策略和训练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2025年01期 v.33;No.128 49-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 近3届体操世锦赛女子体操奖牌分布与竞技实力对比

    陆小梦;杨怡;侯莹;李文钰;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第50~52届体操世锦赛奖牌榜前3名分布特征及女子团体、全能、单项竞技实力与竞争形势。发现:团体项目上,美国队实力超群,英国、巴西、加拿大、法国、中国等队竞技实力不相上下;全能项目上,新周期女子全能奖牌呈现群雄并起的态势,除美国队人才储备明显雄厚外,俄罗斯、巴西、英国等队均具备夺冠实力;单项上,美国、巴西选手在跳马和自由体操项目上占据领先优势;中国选手在高低杠上竞技实力最强;新周期日本选手在平衡木上获得奖牌最多,具有一定竞技实力。

    2025年01期 v.33;No.12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训练保障

  • 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赛前控体重生化分析

    姚虎;郑阳;钟佳杏;林文弢;

    在重竞技体育项目中,赛前控体重是运动员为了达到特定比赛级别的体重要求而进行的一种体重管理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表现和身体机能,使运动员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依据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训练学原理,分析运动员赛前控体重的重要性,探讨不同控体重方式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生化指标等的影响,为科学制定赛前控体重方案提供依据,实现优化比赛表现、保障运动员健康的双重目标。

    2025年01期 v.33;No.12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 上海市射击飞碟项目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

    陈辰;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上海市射击飞碟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破解策略。认为:当前制约上海市射击飞碟项目发展的因素包括缺少专项实弹靶场、专项经费保障不足、项目选材针对性不强、赛事资源贫乏、人才输送机制不畅和运动员升学政策覆盖不全等。对此,提出以下建议:推动靶场资源开放共享;建立专项经费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科学的选材体系;拓展赛事平台与资源;优化梯队名额配比与竞争机制;完善升学政策与教育保障机制。

    2025年01期 v.33;No.128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及科学训练法的制定

    丁华林;

    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回顾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点,进而推动科学化训练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发现: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主要为急性和慢性损伤,且损伤部位集中在膝部、头颈部、肩部和背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训练负荷过重、降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科学训练方法通过技术优化、负荷管理、功能性训练和康复策略等,显著降低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损伤风险,提升其运动表现。

    2025年01期 v.33;No.128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跳水之乡”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

    林媛霞;

    汕头体校作为我国举国体制下跳水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中国跳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培养出李宏平、胡佳等多名优秀运动员,成为汕头体育乃至中国体育的一块金字招牌项目。其成功经验主要有跳水项目专项化办学、完善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和持续的训练设施投入等。

    2025年01期 v.33;No.128 65-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6周间歇训练对15~17岁男子游泳运动员100 m自由泳成绩的影响

    谭英姿;黄孜耘;周璇;

    招募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20名15~17岁男子游泳运动员(一级运动员13名,二级运动员7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6周间歇训练(每周3次),对照组按原计划进行。实验干预前后使用Seikos表各进行一次成绩测验,并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6周间歇训练干预后,实验组100 m自由泳总成绩、前程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后程成绩的提升非常显著(P<0.01),而对照组仅100 m自由泳总成绩显著提高,前程成绩和后程成绩虽有积极变化,但提升幅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6周间歇训练干预能够提高15~17岁男子游泳运动员100 m自由泳全程、前程和后程成绩,并且后程成绩的提高幅度优于前程成绩。

    2025年01期 v.33;No.12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14~16岁蛙泳男运动员200 m成绩的影响

    张帅;刘磊;罗峰;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对14~16岁男子游泳运动员200 m蛙泳成绩的影响。选取8名14~16岁、一级及以上水平的男子蛙泳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名运动员。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传统有氧耐力训练,每周练习3次,每次2 h。结果发现:对照组200 m蛙泳成绩无显著变化,实验组成绩有显著提高,且实验组4个50 m分段成绩均显著提高。高强度间歇训练能有效提高14~16岁男子游泳运动员200 m蛙泳水平。

    2025年01期 v.33;No.128 71-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 上海市区级体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顾恺颖;

    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上海市区级体校现状。结果发现,上海市区级体校整体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运动项目布局缺乏引导和科学规划、全市区级体校学训资源配置不科学、竞技体育人才升学通道受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全市区级体校科学布局运动项目;完善区级体校训练层级体系;拓宽选材渠道;深化体教融合制度;完善人事制度。

    2025年01期 v.33;No.128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 奥运备战视角下铁人三项发展趋势与青少年训练策略

    王蓓;王志强;阮志洋;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新奥运周期铁人三项运动的发展趋势,包括竞赛距离缩短、赛道设置呈多圈化、竞赛成绩结构稳定、跑步成绩显著提高、训练和竞技成才周期缩短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与备赛启示,包括:研判项目发展趋势,强调竞技能力全面发展,突出训练重点与次序,通过稳定的运动训练结构提升专项技术,合理安排负荷与恢复,优化训练质效,等等。

    2025年01期 v.33;No.128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下载本期数据